马上就要开学啦,经过长达1个多月的暑假,同学们或多或少有一些懈怠。熬夜看电视、玩手机、一觉睡到自然醒;刷视频,做游戏,生活不规律。开学后迟迟进入不了状态,早上醒来晚,迟到不说,课堂上会犯困、走神等。假期里过惯了被照顾的生活,对开学后的独立生活忧心忡忡、无所适从。担心新学期功课、作业太重,担忧学校同学、师生人际关系。
这些都属于“开学综合症”现象,因此在开学前后的2周时间,约80%的学生会出现心理波动。这主要是由假期生活与开学后的学习环境反差大造成的,学生需要有一个主动适应的过程。在假期里玩得越“疯”,开学前后的心理不适反应可能越强,一定要引起重视哦!
一、调整心态,接纳情绪
在放松的假期与紧张的学习生活之间,心理上形成落差是正常的。即使产生了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现象,需要我们积极正视并做好调整。调整心态,正确接纳自己的情绪,让自己的情绪慢慢松弛下来。同学们可以在开学前几天,对在校的学习、生活进行回顾。
一种心理学上非常经典和简单的积极心理调节方法“SWTC”,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:
第一步 STOP“停”——中断负向思维的扩展
首先,通过呼吸进行放松。慢慢闭上眼睛,尝试将脑中不好的想法用个泡泡裹住,想象将它轻轻放在自己的前面,并温柔的告诉它“我看到你了,但是请让我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”,把双手放到腹部做一个腹式呼吸,先用力把气吐出去,让肺部清空,再深深吸一口气,屏住三秒,再用力大口吐气。如果这时候你感觉到喉咙干燥,请让自己去喝一点水;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心跳很快,请轻柔地抚摸自己的胸口;如果你感觉到任何不舒服,请温柔地照顾自己。
第二步 WRITE“写”——勇敢表达负面情绪
拿出便签纸或者日记本,将自己的不安、害怕、忧虑、愤怒等负面情绪写下来,并写下此时此刻让你最困扰又无法解决的问题。
第三步 THINK“思”——开启理智积极思考
在大脑中检索,回忆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(学习或生活),尽可能回忆多的细节,包括那个经历是何时何地发生的,有哪些见证者,你是做出了哪些努力,通过回忆成功时的自信感受,激活自己的内在力量,告诉自己:我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,我一定可以渡过当下的难关。
第四步 CHANGE“换”——换一种思路重新思考
再拿出自己写下的小纸片或日记本来看一看,带着积极的、自信满满的力量,重新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二、调整作息,制定计划
假期中,有的同学作息不太规律,开学前要提前按照学校作息时间,自主地调整起床、学习、休息时间。好的生物钟对人的生活能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。做好生物钟的调整,重新做到起居有序。不过,不要尝试一次性调整到位,这也许会在生理上带来不适感。可以尝试每天睡得比往常早一点,起得早一点,根据学校的节奏逐步调整作息,慢慢地达到合理的时间,让身体更快适应开学的节奏。
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新学期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实际情况,制定一份详细而可行的新学期计划。计划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目标、个性发展、兴趣特长等内容。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,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,保持学习的动力,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。计划制定好了,还要在新学期内严格按照计划执行,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
三、主动交流,强健身心
人际上,与舍友朋友重新熟悉,鼓励自己用积极的视角待人接物。心理学中有一条人际关系的“黄金法则”: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。当你这样做,你才可能收获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。经过一个假期,和舍友或社团朋友的关系可能会淡了一些,不妨将家乡的土特产或零食和大家分享,借此打开话匣子,谈谈假期里的趣事、对新学期的设想等,寻找共同话题,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。
运动仍然是最简单、最有效的调整身心的方法。运动可以有助消除焦虑,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体内分泌快乐因子“内啡肽”,而规律的运动尤为重要,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,保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,激活身体能量,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复习,同学们还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一些体育运动项目,如每天饭后半小时的散步,或者半小时的晨跑,都在保证运动的前提下间接的提高了学习效率,也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睡眠。